9阅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知识 > 正文

知识

朱自清死因(朱自清胃病)

admin2022-10-27知识18
民国人物志 朱自清的背影
1948年,朱自清、陈竹隐与幼女朱蓉隽在颐和园留影朱自清(左六)、陈竹隐和郑振铎夫人等。朱自清和夫人陈竹隐

翻开朱自清1948年的日记,我们看不到任何关于他缺粮的记载。反而有很多话是这样的:“喝一点藕粉马上吐”;“喝牛奶,但是很痛苦”;“晚上吃多了”;“好胃口,终被病克制”;“吃得太饱”...

1948年的中国

1948年是朱自清生命的最后一年。

冬天真好,如果有放在心上的人 朱自清诞辰120周年

今年中国发生了什么?朱自清的生活圈发生了什么?

1948年,对于知识分子来说,无论他们曾经担任过什么样的政治职务,一个旧时代即将被埋葬,即使是那些整天呆在书房里不关心世界的人也会有这种感觉。面对如此巨大的历史变革和转折,你无法回避你的选择,无论你是激动、沮丧还是迷惘。1948年的特殊意义在于,这一年,国民政府进行的货币改革失败,国统区物价涨幅越来越高。大多数中国人,包括大学教授,都面临着物质条件的困窘和生活条件的恶化。

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,知识界的各种变化并不意外,但这样的变化往往幅度不同,微调不同,变化也很大。

朱自清属于哪一种?朱自清对政治从来不感兴趣。这不仅是自然使然,也是客观环境使然。朱自清最初被称为新文学家,但后来在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长期担任中文系系主任。从他的日记中可以看出,他承受着学术压力,充满焦虑,驱使他专注于学术研究。

当然,一个知识分子不可能完全摆脱政治倾向。朱自清的政治倾向,用他自己的话说,是一个“热爱和平与自由的个人主义者”。这种人承认现存秩序,认为这种秩序是保持冷静的关键因素,但也可能由于现实的刺激而偶尔表现出不满,部分同情秩序的叛逆者。当然,最重要的是,这样的人总是珍惜个人的自由,对一切以各种名义压榨个人空的企图保持敏感和警惕。

朱自清晚年的变化

虽然身处象牙塔已久,但朱自清诗人般的敏锐感觉并没有完全钝化。他也意识到时代可能的浪潮,并努力适应它。

朱自清晚年有些变化。

比如读书,1948年以前,朱自清的书单,除了经典旧书,就是同龄人的研究著述。但1948年1月,朱自清开始读《大众哲学》,月底读完,并在日记中评价:“很有说服力”;7月,我又看了一本流行的书,叫《知识分子及其转型》,称赞“其论据清晰,令人耳目一新”;这位一向以诗性抒情散文著称的新作家,还在日记中记录了他对赵树理的《李佑才板话》、《的变化》和的《马凡陀民歌》的阅读,称赞赵的小说是“一种新文体的小说”。

这时,他也开始讨论“朗诵诗”和“口号”,这两个原本不在学者教授视野之内的问题,强调以“政治性”和“群众性”特征著称的朗诵诗,“应该有一个独立的地位”。

晚年印象最深的变化是《秧歌》。

秧歌,一种革命的象征,深受左翼学生和大众的追捧。毕竟国民党统治区的高等知识分子很难接受。于是朱自清的《秧歌》格外引人注目。在热情赞美朱自清转型的文章中,提到最多的是朱自清热情秧歌的形象。

云风回忆说,在五四青年节联欢晚会上,他加入了长长的青年队伍,扭秧歌陕北,与青年学生的心靠得更近了。

白胜回忆说,1948年元旦,他在余冠英先生家举行了一次聚会。朱自清不顾病痛,和同学们热情认真地挤成一个队列跳秧歌。

“朱自清拥抱秧歌,意味着他想和旧生活彻底决裂。”显然,这是所有回忆者想要告诉我们的。应该说,因为秧歌本身就是一种意味深长的符号和图腾,朱自清本人当然不是不知道它的象征意义,所以这种解读自有其道理。

然而,当我们翻看朱的日记时,我们看到了意想不到的话:“学生们两次邀请我们参加在食堂举行的学生大会,他们还邀请我们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跳秧歌。大众的压力真的是铺天盖地,让我彻夜难眠。”

哪个才是真正的朱自清?不安,那么他为什么不拒绝面对呢?除了朱自清此时有些民粹的倾向,以及他对秧歌这种原本属于民间文艺形式的认识欲望之外,似乎更多的还是要从他的性格特征来分析。

朱自清是一个有外圈有内圈的人。他为人随和,不想让人为难,但这往往不能代表他自己的真实想法。在他早期的日记中有一段非常有趣的记录:一个他非常讨厌的人向他借钱。他借走后,在日记里骂那个人“又脏又坏”。一般分析,不喜欢他,就不借。但朱自清不愿意这么做,他也不愿意借,于是就翻日记抱怨。这种看似乖张的做法是朱自清性格的典型。他成为知名学者后,也是如此。经常有学生找他讲课,题目都是自己拟的。朱自清不高兴,但几乎每次都去。

看了朱自清与秧歌有关的日记,了解了他的性格特点,如果回过头来解读朱自清的扭秧歌文章,是否都不同程度地有“过度解读”的嫌疑?

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食品

除了秧歌——跳舞,朱自清晚年还有一件事被人称道,那就是“不领美国救济粮”。王彬彬先生对朱自清未领美赈粮的始末做了详细考证,此处不赘述。但有趣的是,因为这件事,也因为一篇著名的文章对这件事做了特别的评论,发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。那篇著名文章中关于朱自清的一段话是这样说的:

“我们中国有骨气。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,许多过去是自由主义者和民主的个人自由主义者站了起来。闻一多一怒之下,用手肘猛砸国民党手枪,宁倒不屈服。朱庆病得很重,所以他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美国的‘救济粮……’(毛泽东告别司徒雷登——编者注)

这篇著名的文章在革命历史和思想上的意义,没有讨论的必要。但是有一个直接后果是真的想不到的。这是人们对朱自清死因的猜测。

自1948年朱自清去世后,关于其死因的权威说法是“贫病交加”。但在很多只看了上面那篇名篇之类文字的读者印象中,朱自清其实是“饿死”的。作者送书学习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那么朱自清“饿死”的印象从何而来?那篇名篇影响之大是一个因素,因为那段话在形式逻辑上确实可以理解为“朱自清要么领救济粮,要么饿死”,二者必其一。既然朱自清最后没有领到救济粮,当然只有“饿死”一条路。

但事实上,朱自清拒绝接受美国“救济粮”是真的,肯定会影响他的家庭生活,但不代表他真的没有饭吃。从根本上说,很容易让人产生朱自清因为其他大的判决而饿死的印象。什么样的大判断?朱自清处在一个“政治腐败、社会黑暗、民生压抑”的时代。这个判断当然是正确的。在那个黑暗的年代,不仅是知识分子,中国除了权贵,几乎所有人都过着艰苦的生活。但在这个原则下,除了主流和大局,还应该有支流和个案。比如全国著名学者朱自清的一生,似乎不会沦落到饿死的地步。

饿死是后人发明的

朱自清其实是死于严重的胃溃疡。

这种疾病的原因与生活的变化无常有关。日本侵华期间,朱自清任职的清华大学几经搬迁。战时教授的生活水平大大降低,也是容易引发胃病的重要因素。但是教授的生活水平到底有多低?瓶子储存小米失败吗?恐怕不行。

翻看朱自清的日记,我们可以看到,即使是在公认的人生最艰难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,他也经常隔一段时间就和朋友们一起吃饭、打桥牌。很难想象一个挺着肚子空的人会有心思和闲情逸致去拼这样的匠心。可以认为,当时的知识分子虽然处境很差,但与大部分底层民众相比,基本生活还是有保障的,更不用说朱自清这样的名牌大学教授了。

抗战胜利后,国民党政府看不清世界大势,集中资源打内战。国民党统治区的知识分子再次受到影响,许多学生愤怒地冲出学校。声势浩大的“反饥饿反内战”运动如火如荼。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和所谓的货币改革使经济濒临崩溃,中国大多数人的生活没有受到影响,知识分子也是如此。但是,如果我们看看现实,就会发现对知识分子的影响一定比底层一般人的影响要小。

《人民日报》著名女记者金凤当年在燕京大学读书。她回忆起自己在1947年底参加“反饥饿反内战”游行的情景:

“中午学校食堂送来白面馒头和蔬菜汤,正在监视我们的国民党特务嘲笑我们:‘你们吃得这么好,整天喊抗饿。“你饿了吗,”我们理直气壮地回答:“我们是在为普通人抗击饥饿。全国人民不都被内战拖进绝境了吗!“学生们对间谍的反击自然是有力的,但也能反证我的上述判断:学生们在学校的生活就像金凤描述的那样。怎么教人生,不是不言而喻的吗?

至于朱自清,其实他应该是最不可能和“饿死”这种悲伤画面联系在一起的。不仅因为他的威望、地位、收入水平,还因为他的病。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,胃溃疡是一种对吃东西有很多顾忌的疾病。禁某些食物是必要的,但不能多吃。一不注意就会呕吐,让胃大受折磨。

朱自清的日记也证明了这一点。翻开1948年的日记,我们没有看到他遭受食物短缺的记录。反而有很多话是这样的:“喝一点藕粉马上吐”;“喝牛奶,但是很痛苦”;“晚上吃多了”;“好胃口,终被病克制”;“吃得太饱”...

就在他去世前14天,1948年7月29日,也就是他签署拒绝接收美国“救济粮”宣言后的第11天,他还在日记中提醒自己:“如果你还贪吃,就要小心了!”

1948年8月12日,朱自清逝世。

扬州市歌舞剧院 舞剧 朱自清 荣获中国舞蹈 荷花奖 精彩剧照